译文及注释: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是否有被人遗忘的才华?为何百姓不太赞誉您呢?”
宋玉回答:“是的,确实有。但愿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完成我的作品。有一位客人在郢城中唱歌,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国内有数千人跟着和唱。后来唱的是《阳阿》、《薤露》,国内有数百人跟着和唱。再后来唱的是《阳春》、《白雪》,国内只有数十人跟着和唱。引用商调和羽调,混合流徵调,国内只有数人跟着和唱。这是因为曲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
因此,鸟有凤凰,鱼有鲲。凤凰能飞越九千里,穿越云霓,托起苍天,足踏浮云,在遥远的天空中翱翔。而普通的鸟儿,又怎么能够比拟凤凰的高度呢?鲲鱼从昆仑山出发,游弋于碣石之间,夜宿于孟诸。而普通的鱼儿,又怎么能够比拟鲲鱼的体积呢?因此,不仅仅是鸟有凤凰,鱼有鲲,人才也是如此。圣人的才华超凡脱俗,独自一人居住,世俗的人们,又怎么能够知道臣子们的所作所为呢?”
注释:
注释:
楚襄王:楚国的一位君王。
宋玉:楚国的一位文学家,被誉为“楚辞之祖”。
遗行:指留下的优秀作品或行为。
士民众庶:指士人和百姓。
不誉之甚:指不被人们所称赞。
毕其辞:指完成自己的作品。
郢中:指楚国的都城郢。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阳春》、《白雪》:都是宋玉的作品,分别代表不同的音乐风格。
属而和者:指和唱的人。
商刻羽、流徵:指古代音乐中的两种音阶。
鸟有凤而鱼有鲲:比喻人才有高低之分。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神圣。
鲲鱼: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巨大和强大。
蕃篱之鷃:指普通的鸟。
尺泽之鲵:指普通的蛤蟆。
圣人瑰意琦行:指圣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超然独处:指超脱尘世,独立自主。
世俗之民:指普通百姓。
安知臣之所为哉:表示臣子的行为和思想不被人们所理解。
诗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