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对楚王问》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duì
    chǔ
    wáng
    wèn
  • [
    xiān
    qín
    ]
    sòng
  • chǔ
    xiāng
    wáng
    wèn
    sòng
    yuē
    xiān
    shēng
    yǒu
    xíng
    shì
    mín
    zhòng
    shù
    zhī
    shèn
  • sòng
    duì
    yuē
    weí
    rán
    yǒu
    zhī
    yuàn
    wáng
    kuān
    zuì
    shǐ
    使
    yǒu
    yǐng
    zhōng
    zhě
    shǐ
    yuē
    xià
    rén
    guó
    zhōng
    shǔ
    ér
    zhě
    shǔ
    qiān
    rén
    weí
    yáng
    ā
    xiè
    lòu
    guó
    zhōng
    shǔ
    ér
    zhě
    shǔ
    bǎi
    rén
    weí
    yáng
    chūn
    bái
    xuě
    guó
    zhōng
    yǒu
    shǔ
    ér
    zhě
    guò
    shǔ
    shí
    rén
    yǐn
    shāng
    liú
    zhǐ
    guó
    zhōng
    shǔ
    ér
    zhě
    guò
    shǔ
    rén
    ér
    shì
    gāo
    guǎ
  • niǎo
    yǒu
    fèng
    ér
    yǒu
    kūn
    fèng
    huáng
    shàng
    jiǔ
    qiān
    jué
    yún
    cāng
    tiān
    luàn
    yún
    áo
    xiáng
    yǎo
    míng
    zhī
    shàng
    fán
    zhī
    néng
    zhī
    liào
    tiān
    zhī
    gāo
    zaī
    kūn
    cháo
    kūn
    zhī
    bào
    jié
    shí
    宿
    mèng
    zhū
    chǐ
    zhī
    néng
    zhī
    liáng
    jiāng
    hǎi
    zhī
    zaī
    feī
    niǎo
    yǒu
    fèng
    ér
    yǒu
    kūn
    shì
    yǒu
    zhī
    shèng
    rén
    guī
    xíng
    chāo
    rán
    chù
    shì
    zhī
    mín
    yòu
    ān
    zhī
    chén
    zhī
    suǒ
    weí
    zaī

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译文及注释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是否有被人遗忘的才华?为何百姓不太赞誉您呢?”
宋玉回答:“是的,确实有。但愿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完成我的作品。有一位客人在郢城中唱歌,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国内有数千人跟着和唱。后来唱的是《阳阿》、《薤露》,国内有数百人跟着和唱。再后来唱的是《阳春》、《白雪》,国内只有数十人跟着和唱。引用商调和羽调,混合流徵调,国内只有数人跟着和唱。这是因为曲调越高,能和唱的人就越少。
因此,鸟有凤凰,鱼有鲲。凤凰能飞越九千里,穿越云霓,托起苍天,足踏浮云,在遥远的天空中翱翔。而普通的鸟儿,又怎么能够比拟凤凰的高度呢?鲲鱼从昆仑山出发,游弋于碣石之间,夜宿于孟诸。而普通的鱼儿,又怎么能够比拟鲲鱼的体积呢?因此,不仅仅是鸟有凤凰,鱼有鲲,人才也是如此。圣人的才华超凡脱俗,独自一人居住,世俗的人们,又怎么能够知道臣子们的所作所为呢?”
注释:
注释:
楚襄王:楚国的一位君王。
宋玉:楚国的一位文学家,被誉为“楚辞之祖”。
遗行:指留下的优秀作品或行为。
士民众庶:指士人和百姓。
不誉之甚:指不被人们所称赞。
毕其辞:指完成自己的作品。
郢中:指楚国的都城郢。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阳春》、《白雪》:都是宋玉的作品,分别代表不同的音乐风格。
属而和者:指和唱的人。
商刻羽、流徵:指古代音乐中的两种音阶。
鸟有凤而鱼有鲲:比喻人才有高低之分。
凤皇: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神圣。
鲲鱼: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巨大和强大。
蕃篱之鷃:指普通的鸟。
尺泽之鲵:指普通的蛤蟆。
圣人瑰意琦行:指圣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超然独处:指超脱尘世,独立自主。
世俗之民:指普通百姓。
安知臣之所为哉:表示臣子的行为和思想不被人们所理解。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宋玉的表现进行的评析。作者指出,宋玉受到了同僚的伤害、非议和打小报告,甚至连“士民众庶”都不大说他的好话,这使得楚襄王亲自过问。在面对楚襄王的责问时,宋玉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申辩,而是通过引譬设喻,借喻晓理的方式来说明他的处境和思想。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评析:音乐、动物和圣人。作者认为,通过把雅与俗对立起来,标榜自己的绝凡超俗,卓尔不群,其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宋玉表现出了孤傲清高的情怀。 此外,作者指出宋玉的形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宋玉的性格特征。他们才华横溢,正直而软弱,对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十分敏感,但又无能为力。他们渴望为国为民做贡献,但往往被势力和小人所排挤,最终落得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的结局。 总之,这篇文章通过对宋玉的评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理,强调了“雅俗之别”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通过宋玉的例子,警示人们要珍惜真正的才华,坚持正直的品德,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不被俗世所动摇。 评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一、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注释:这里的“不检点的行为”指的是违反道德规范、不端正的行为。 二、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注释:宋玉承认自己确实有不检点的行为,并请求楚襄王给予宽恕。 三、“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注释:这段话通过唱歌的例子,表达了高雅文化与普及程度之间的矛盾。刚开始唱的时候,由于歌曲比较通俗易懂,所以有很多人跟着唱,但是一旦唱到比较高雅的歌曲,就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并跟着唱了。 四、“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注释:这段话通过凤凰、鲲鱼的比喻,说明杰出人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凤凰、鲲鱼都是特别优秀的生物,拥有非常高超的能力和视野,而其他一般的鸟类、鱼类则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五、“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注释:这句话是通过“不光是……,也有……”的方式,进一步阐述了杰出人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并表达了宋玉对自己的信心:与其被一般人所误解,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理想。 译文及注释详情»


宋玉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是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据传他是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是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记载,宋玉所作辞赋甚多,共有16篇,但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宋玉的著名典故“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都是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