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的鉴赏

鉴赏
赏江南文化的代表性诗人苏轼在这首《晚泊犊头》中,运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技巧,把自己船行途中的所见所感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中,苏轼先描绘了一个春天阴沉、雨蒙蒙的下午,淮河两岸灰蒙蒙的原野和空中笼罩的青草被映衬得更加阴暗乏味。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苏轼却发现了一树野花,红的、黄的、白的三种颜色交相辉映,使得整个环境豁然一新、生机盎然。这种“移步换形”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苏轼艺术上的精妙之处,也隐含了他对细节的敏感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接下来,苏轼又通过诗人停泊犊头的情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夜晚的新场景。他生动地描绘了风雨交加、春潮汹涌的场面,诗人在古庙内静观其变。这一段的描写,则展现了苏轼挺拔豁达的胸怀和豁然开朗的心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晚泊犊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感性描写,丰富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体验,同时,在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态之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文: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