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国都指的是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首都,但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指首都而是指虞国想要灭掉夏阳这座要塞的意思。这是因为夏阳地势险要,位于虞、虢两国交界处,如果夏阳失守,虞、虢两国都会受到影响。 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师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兵种,通常由一千人组成,但实际上虞国的军队并不足以达到一个师的标准。然而,《春秋》编纂之时,虞国已经灭亡,因此在编写时就按照惯例称其为师。 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春秋》编纂时采用了时间顺序的方式,按照发生时间先后进行记录。虞国灭亡比晋国灭亡更早,所以虞国的历史先于晋国。 灭夏阳是它为主的。虞国想要灭掉夏阳这座要塞是因为夏阳地理位置重要,据此可掌握虞、虢两国的交通要道。 荀息曾建议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但是献公担心虞国不会借路,因此不想这么做。荀息则认为虞国是一个小国,快乐接受大国的礼物并愿意对大国尽好,所以他建议献公向虞国借路。荀息还指出,虞国君主宫之奇是一个懦弱的人,很可能会听从礼物的影响。同时,他认为虞国君主的智商中等以下,考虑不到灾难来临的后果。 献公最终采纳了荀息的建议,向虞国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态度虚伪而不实在,他们送的礼物数量多而没有真正的诚意,让虞国不应该接受晋国的请求。


诗文: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