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秋》中郑伯的故事
克,指能够的意思。那么,什么是能够呢?在这篇文章中,指的是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达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那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如果国君杀了自己的儿子或同母异父的弟弟,就会用国君的爵位称呼他。既然文中已经称呼了郑伯,那么也可以确认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
虽然共叔段是国君的弟弟,但并没有称他为弟弟,也没有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低,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准则。但是,在《春秋》中,对郑伯的批评超过了对共叔段的评价。具体地,在哪里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呢?因为经文中没有直接批评郑伯想尽一切办法杀死他的弟弟。但是,经文中提到郑伯在鄢的地方杀死了共叔段,表明共叔段已经逃到远离郑国首都的地方。这就像从母亲怀中夺走婴儿并杀死,显示出郑伯的行为极其过分。
既然如此,对于郑伯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不应该急着追捕逃离的叛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诗文: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