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的鉴赏

鉴赏
《哀郢》这首诗最为独特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先从诗人被放逐九年前秦军攻入楚国时的情况写起,再回顾当时的心情。这种写法使诗人被放逐后的经历和感受得到了深刻的描述,令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悲痛与思考。 这首诗一共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诗人的回忆,生动地描述了他被放逐后流亡东行的情景,描绘了荒凉的河岸和流离失所的百姓,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刻的痛苦和无奈。第四层抒发了诗人作诗当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将来的担忧。最后一层则是诗人对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原因进行的思考,深刻反思了政治黑暗和君王的昏庸所带来的灾难后果。 整首诗中,语言凝练,并未出现过多的乱辞。每个词语都有其深刻的寓意,每一句话都传达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这首诗非常自然地将情感与结构相结合,从情志、结构两个方面完美地表达了诗人对逐渐销去的旧时荣光的哀叹和反思。可以说,这首诗卓越地展现了屈原文学中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 总之,《哀郢》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蕴深刻的佳作,通过独特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被放逐后的经历和感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黑暗和君王昏庸所带来的灾难后果。


诗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相关标签: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