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的赏析

赏析
这篇文章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回复董提举邀请参加中秋宴会的一封书函。从标题上看,董提举邀请文天祥参加中秋宴会,而从信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天祥对此邀请欣然应允,并表达了游赏的兴致。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封回信,更是一篇展现宋代文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的精彩作品。 文天祥的这篇回信使用了骈偶行文的方式,通过多个掌故和情境来表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比如他提到“浮云千里,洛水万重”,“忽闻海棠已三五”。这样的掌故,展现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诗意联想,同时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文天祥用简短明了、中肯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决定和感受,让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和性格。 除了表现个人情感,这篇文章还展现了当时文人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比如文天祥用“月明如水,清辉如昼”来形容中秋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的赞美。他还提到「露气浓烈,月影分明,到处可闻石榴花香」,这一描写不仅表现了当时的风俗特色,还体现了文化交融的精神。 总之,这封回信通过骈偶行文的方式、多个情境和掌故以及简短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文天祥的个性和文化修养,同时展现了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这样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文: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