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这篇文章介绍了钱穆父,他是勰的儿子,字穆父,是杭州人。当时,他的父亲钱勰担任中书舍人并出使高丽。在高丽期间,他得到了一支用猩猩毛制成的毛笔,并写下了这首诗以纪念。猩猩毛笔是指芦管黄毫的高丽笔,旧时有传说是用猩猩毛制成的(见《鸡林志》)。钱穆父所在的诗是作为和彼诗对答而诞生的。
[2] 文章中提到了猩猩爱酒的故事,在裴炎所著的《唐文粹》中载有此事。据说,阮研曾到溪头探险时见到一群猩猩。人们放了酒和屐在路边,猩猩看到就喝了酒,穿上屐,然后被人抓住了。文章中引用了《曲礼》关于猩猩能言的句子,表明猩猩能够用人话沟通,因此事情就不再机密了。作者最后写到了猩猩贪杯爱酒,结果死去的结局。
[3] 这段文章提到了阮孚和屐的故事。阮孚很喜欢屐,并亲手制作。他曾感慨:“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作者运用《庄子》中“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典故来表达阮孚纵使再怎么爱屐,到头来穿得起几双呢?但是,他在世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屐,还有用猩猩毛制成的毛笔写下的五车书。
[4] “物色”指访求、寻找。这里提到王会和周王城建设完成后进行物色的事情。郑玄将此事写在了《汲冢周书》的《王会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