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拼音译文赏析

  • qián
    yǒng
    xīng
    xīng
    máo
  • [
    sòng
    ]
    huáng
    tíng
    jiān
  • jiǔ
    zuì
    hún
    zài
    néng
    yán
    shì
    shū
  • píng
    shēng
    liǎng
    shēn
    hòu
    chē
    shū
  • kàn
    wáng
    huì
    xūn
    láo
    zài
    shí
  • máo
    néng
    shì
    duān
    weí
    xiè
    yáng
    zhū

原文: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穿的鞋子不多,身后却有五车书籍。物色看王会,功勋在石渠。拔毛能够救济世人,真是像谢灵运和杨朱一样。
注释:
爱酒醉魂在:喜欢饮酒,常常醉倒,精神状态不稳定。
能言机事疏:能言善辩,但处理事情不够周密。
平生几两屐:平日里穿的鞋子不多。
身后五车书:死后留下的书籍很多,数量之多可用五车来形容。
物色看王会:寻找和欣赏王会的才华。
勋劳在石渠:指自己曾经在石渠县任职,有一定的政绩和功劳。
拔毛能济世:比喻自己能够从微小之处发现问题并解决,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端为谢杨朱:指自己的才华和品德可以与谢灵运、杨继盛、朱权相媲美。


译文及注释详情»


导读
这篇文章讲述了钱穆父所作的《咏猩猩毛笔》这首诗。诗人借咏猩猩毛笔来说明为人处世应该有利于社会,而不应象杨朱一样。全诗用了多个典故,有些典故的出处并不容易找到,因此读起来多少有些难懂。但是,山谷善于把故实剪裁到诗里,以表现新的内容。其中“平生”两句更是被称为“超脱而精切,一字不可移易。”文章的结尾又用了典故,一边固是赞扬钱穆父文章了得,一边又以此毛喻杨朱之毛,深含着对人生命价值的追寻。总的来说,这篇导读让我们在了解这首诗的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导读详情»


注释
[1] 这篇文章介绍了钱穆父,他是勰的儿子,字穆父,是杭州人。当时,他的父亲钱勰担任中书舍人并出使高丽。在高丽期间,他得到了一支用猩猩毛制成的毛笔,并写下了这首诗以纪念。猩猩毛笔是指芦管黄毫的高丽笔,旧时有传说是用猩猩毛制成的(见《鸡林志》)。钱穆父所在的诗是作为和彼诗对答而诞生的。 [2] 文章中提到了猩猩爱酒的故事,在裴炎所著的《唐文粹》中载有此事。据说,阮研曾到溪头探险时见到一群猩猩。人们放了酒和屐在路边,猩猩看到就喝了酒,穿上屐,然后被人抓住了。文章中引用了《曲礼》关于猩猩能言的句子,表明猩猩能够用人话沟通,因此事情就不再机密了。作者最后写到了猩猩贪杯爱酒,结果死去的结局。 [3] 这段文章提到了阮孚和屐的故事。阮孚很喜欢屐,并亲手制作。他曾感慨:“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作者运用《庄子》中“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典故来表达阮孚纵使再怎么爱屐,到头来穿得起几双呢?但是,他在世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屐,还有用猩猩毛制成的毛笔写下的五车书。 [4] “物色”指访求、寻找。这里提到王会和周王城建设完成后进行物色的事情。郑玄将此事写在了《汲冢周书》的《王会篇》中。 注释详情»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他的诗作以绝句为主,有《山谷道人集》,其中有《游春》、《游太湖》、《游西湖》、《入若耶溪》、《游洞庭》等,书法作品有《涪翁书》、《山谷道人书》等,词作有《豫章行》、《游西湖》、《游洞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