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瀑布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由唐宣宗李忱和香严闲禅师共同完成,后来被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改编,仅数字有所不同。原诗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表达了观瀑之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人们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深刻道理。而冯云山的改编则通过“穿天透地,到底一心图”的威势,表达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 这首诗以瀑布为主题,通过对瀑布的描绘,展现出它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品质,具有非凡的气魄和志向。首句“穿天透地”,用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巨大力量与不屈的精神。次句“到底一心图”,表达了对事业的坚定决心与持之以恒的毅力。这种精神正是任何一个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末两句中进一步表现出瀑布的气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流到深潭之后,继续奔流不息,化作淙淙溪水,流向大江。一路上虽经千难万险,但它却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这一坚定的决心、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的赞美,展示了它所具有的气魄、精神和决心,表达了追逐梦想、实现事业的励志意义。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勇闯艰险,奋发向前。


诗文: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相关标签: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