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说文解字》中对“渍”(zì)的解释是:“泅也,液出在足”,意为浸泡、淋湿。这个字常用于形容物品被液体浸泡或淋湿的情况,如“钢琴的键盘被水渍了”。
“零”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意思是指飘零、零落,在古代文学中经常用来描绘悲凉的景象,如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所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另一种意思是指数字中的零,表示一个数字位上没有数,例如数字“205”中间的那个“0”。
“三楚”是一个地名。在战国时期,楚国的领土被分为北楚、东楚、西楚和南楚四个区域,其中南楚包括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等地,东楚包括彭城以东的东海、吴、广陵等地,西楚包括淮北沛、陈、汝南、南郡等地。不过有些历史学家对此存在争议,例如《货殖列传》中认为南郡和淮北诸郡隔绝,不应该与其它地方一起被称作西楚。
“细筝”是一种乐器,是一种拨弦乐器的变种,音色温柔,多用于演奏古典音乐。其特点是用金箔来装饰整个乐器,使其外观更加华丽。
“愁几许”是指“多少愁”的意思,可以在很多诗歌歌曲中看到,并常用来形容某种心情或者情感状态。例如唐代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的“多少楼台烟雨中”就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沉淀、文化遗存的感慨和怀念之情。
诗文: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铀筝愁几许。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