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篇赏析所述的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1年所作,以新婚初别时的愁绪为主题。开篇即以“枕上”引出此词旋律,表现了惜别之情及失眠的痛苦。上阕通过“堆”字和“江海翻波浪”的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苦与无奈。用流水与离愁相联系的写法,也在古典诗歌中屡见不鲜,可谓传统手法的创新运用。诗人因离愁带来的失眠而仰望夜空,深感长夜难明和寂寞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灵性而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下阕的抒伤别,更突出表现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以及他对爱情、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比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则在状形、摹声、绘色方面都更加具有突出的表现力,特别是后半部分,更是几乎是毛泽东最为刻意的表现。整首词在情感上深沉、独特,文字上则生动、形象,在表达离愁别绪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视为毛泽东创作的代表之作。
诗文: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