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赏析:
这篇赏析所述的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21年所作,以新婚初别时的愁绪为主题。开篇即以“枕上”引出此词旋律,表现了惜别之情及失眠的痛苦。上阕通过“堆”字和“江海翻波浪”的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苦与无奈。用流水与离愁相联系的写法,也在古典诗歌中屡见不鲜,可谓传统手法的创新运用。诗人因离愁带来的失眠而仰望夜空,深感长夜难明和寂寞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灵性而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下阕的抒伤别,更突出表现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以及他对爱情、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比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则在状形、摹声、绘色方面都更加具有突出的表现力,特别是后半部分,更是几乎是毛泽东最为刻意的表现。整首词在情感上深沉、独特,文字上则生动、形象,在表达离愁别绪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视为毛泽东创作的代表之作。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主要是对三个词语的解释和注释。
1、晓:晓通常指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2、离人:离人是指该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毛泽东与杨开慧于1920年冬在长沙结婚。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离人”指的是罗一秀,这是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
3、残月:残月形状如钩的月亮,通常出现在拂晓时刻。在古代文学中,许多诗人把拂晓时的残月作为诗歌的题材,比如唐代白居易的《客中月》、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宋代梅尧臣的《梦后寄欧阳永叔》等作品。
注释详情»
翻译:
I lay on my pillow, and the piles of depression that came over me made me look miserable. The feeling of separation is like the waves surging in the river, impossible to calm down. The night is long, and it always takes a long time for the sky to lighten up. Under the helpless loneliness, I had to get up, put on my clothes and sit outside alone, counting the cold stars in the sky. By the time dawn arrived, all my thoughts and yearnings had turned to ashes, leaving only the shadow of my wife by my side. Looking up, I saw a crescent moon sinking to the west.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I have no reason not to shed tears.
翻译详情»
毛泽东简介: - 姓名:毛泽东 - 别名: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 出生年:1893年 - 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县(今湘潭市) - 逝世年:1976年 - 逝世地:北京市 - 职业身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主要成就: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哲学家,他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央领导机构的主席和中央红军的主席等。1949年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成为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他提出的毛泽东思想被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毛泽东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被认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注意事项:毛泽东原名毛泽东(字润之),后来改名为润芝。他在中国共产党内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主席、总理、中央委员会主席等。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于北京市,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