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扁鹊见蔡桓公,立在一旁,扁鹊说:“您的病在深处,不治疗的话会越来越严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了,桓侯说:“医生只想治疗没有病的人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了,说:“您的病在皮肤里,不治疗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没有回应。扁鹊离开了,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了,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不治疗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没有回应。扁鹊离开了,桓侯还是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看了看桓侯就走了。桓侯派人问他,扁鹊说:“病在深处,只有汤药可以治疗;在皮肤里,只有针灸可以治疗;在肠胃里,只有火疗可以治疗;在骨髓里,只有天命可以决定,我也无能为力。现在病在骨髓里,我也无法治疗。”
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但他已经逃到了秦国。桓侯最终去世了。
注释:
扁鹊:古代著名的医生。
腠理:指人体皮肤下的微小空隙。
桓侯: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
寡人:指君主自称。
肌肤:指人体皮肤。
肠胃:指人体消化系统。
汤熨:指用热水熨烫治疗。
针石:指针灸和刮痧等治疗方法。
火齐:指用火烧治疗。
骨髓:指人体骨骼内部的组织。
司命:指掌管人命的神明。
无奈何:表示无可奈何。
索:指派人去寻找。
逃秦:指扁鹊逃到了秦国。
诗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