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晋献公要杀他的儿子申生,公子重耳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向父亲表达你的心愿呢?”世子回答说:“不行。君安置骊姬,这会伤害父亲的心。”公子重耳说:“那么为什么不离开呢?”世子回答说:“不行。君认为我想谋杀君主。难道天下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吗?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他派人向狐突辞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伯氏的话,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我们的君主已经年老,你还年轻,国家面临许多困难。如果伯氏不出来帮助我们的君主,他就会被图谋。如果伯氏出来帮助我们的君主,申生就会接受赐死。”他再次拜倒在地,最终去世。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恭敬的世子。
注释:
晋献公:晋国的一位君主。

世子:指晋献公的儿子申生。

公子重耳:晋献公的侄子,后来成为晋国的君主。

子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表达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为什么不”。

君安骊姬:晋献公的妃子,申生的母亲。

弑君:指杀害君主。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意思是天下哪里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国家是没有父亲的。

狐突:晋国的一位大夫。

伯氏:指晋国的另一位大夫伯服。

受赐而死:指接受君主的赏赐,然后自杀。




诗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