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使札来聘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吴国没有君王,没有大臣,那么怎么会有君王和大臣呢?因为有贤人季子。季子为什么贤呢?因为他让国家给了他的弟弟,他自己不争权。他向人们说:“如果我和弟弟一起当国君,我自己都不会接受。请不要和我一起当国君,让我弟弟和我轮流当国君,这样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大家都同意了。所以,当时的国君都愿意为国家轻死重义,吃饭前都要祈祷:“如果吴国还存在,愿我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谒死后,馀祭接替了他的位置。馀祭死后,夷昧接替了他的位置。夷昧死后,季子应该成为国君,但是他却让僚者长庶接替了他的位置。后来,季子回来了,但是他不再当国君了。阖庐说:“先君之所以不让季子当国君,而让他的弟弟当国君,是因为季子太贤了。如果我们按照先君的命令让季子当国君,那么他就应该成为国君。如果我们不按照先君的命令让季子当国君,那么我就应该成为国君。但是,僚者长庶怎么能当国君呢?”于是,专诸刺杀了僚者长庶,让季子成为了国君。但是,季子不接受,他说:“你们杀了我的兄弟,我不能接受你们的国家,否则我就成了篡夺者。如果你们再杀我,我就要杀你们,这样父子兄弟就会相互残杀,永无止境。”于是,季子离开了延陵,终身不再回到吴国。因此,君子们认为,季子不接受国家是出于义,不杀人是出于仁,他是一个贤人。所以,吴国有了季子这样的臣子,就应该有一个国君。札就是吴国季子的名字。春秋时期的贤人不会被记载名字,为什么季子会被记载呢?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许多人都想成为臣子,就像许多人都想成为子孙一样。
注释:
吴无君,无大夫:吴国没有君主,也没有大臣。

贤季子也:指吴国的季子,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让国也:季子让位于他的弟弟,让他成为君主。

谒也,馀祭也,夷昧也:这三个人都是季子的兄弟,他们先后成为吴国的君主。

迭为君:弟弟和兄长轮流担任君主。

轻死为勇: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表现出勇气。

饮食必祝:吃饭时必须祈祷,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敬意。

阖庐:吴国的一位大臣。

将从先君之命与:按照先君的遗命,让季子的弟弟成为君主。

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如果不按照先君的遗命,让季子的弟弟成为君主。

我宜当立者也:我应该成为君主。

使专诸刺僚:派专诸去刺杀僚。

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君子认为季子不接受吴国的君位和不杀僚是正确的行为,体现了义和仁的精神。

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札是吴国季子的名字。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许是一个姓氏,夷狄是指外族人,这里指许氏有很多人。

曷为不足乎季子?:为什么不让季子担任君主呢?

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臣子,就应该让他担任臣子的职责;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儿子,就应该让他担任儿子的职责。




诗文: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