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吴王夫差在夫椒战败越国,报复槜李之仇,然后进攻越国。越国的君主派五千士兵在会稽保护自己,派大臣种去向吴国太宰嚭求和。吴国准备答应,但伍员说:“不可。我听说:‘树立德行最好的方法是滋养,消除弊病最好的方法是彻底清除。’古时候,有一个叫过浇的人,杀了斟灌,然后灭了夏朝的宰相。后来缗方娠逃出窦,回到有仍,生下少康,成为有仍的牧正。可是过浇能够警惕他。过浇让椒去找他,他逃到了有虞,成为有虞的庖正,以除掉有虞的害。有虞因此娶了他的两个女儿,给他分了一成的田地和一旅的人口。他能够宣扬他的德行,实现他的计划,收复夏朝的人民,安抚他们的官职;他让女艾去侦察过浇,让季杼去引诱豷,最终灭掉了过浇和戈,重现了禹的功绩。他祭祀夏朝的神灵,不失古代的传统。现在吴国不如过浇,而越国比少康还要强大,或许会反过来攻打吴国,这不是很难吗?勾践能够亲近人民,努力施政,他的施政不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他的亲近也不会放弃劳动,他和我们同在一个土地上,但却成为了仇敌。我们不能攻打他,却又让他存活下去,这是违背天意,长期埋下仇恨。虽然以后会后悔,但已经无法挽回。姬之衰落已经可以预见。我们在蛮夷之中,却和长期的仇敌为敌,这样去求援,肯定不会成功。”但吴国不听从他的建议。他退后告诉别人:“越国十年来聚集力量,十年来进行教育,再过二十年,吴国就会变成沼泽!”
注释:
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
夫椒:越国的一座城池。
报槜李也:指越国的国君勾践,他曾经在吴国的槜李山下被俘虏。
遂入越:指吴国攻打越国并占领越国。
越子:指越国的国君勾践。
甲楯:古代兵器,用于保护士兵。
会稽:越国的一座城池,现在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部分。
大夫种:越国的一位大臣。
吴太宰嚭:吴国的一位官员,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伍员:越国的一位大臣。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意思是要树立德行,让它不断增长;要消除疾病,让它完全消失。
过浇:夏朝的一位大臣,因为犯罪被杀。
斟灌:夏朝的一位大臣,被浇杀后,他的儿子灌夫逃到了窦国。
斟鄩:夏朝的一位大臣,灌夫的儿子,被浇杀后,他的儿子逃到了有仍国。
缗:有仍国的一位女子,后来成为少康的母亲。
少康:夏朝的一位君主,有仍国的国君,被认为是夏朝的末代君主。
浇使椒求之:浇派人去找灌夫的儿子斟鄩。
有虞:夏朝的一位君主,被认为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庖正:古代官职,负责宫廷的烹饪工作。
二姚:有虞国的两位女子,分别嫁给了斟鄩和纶。
邑诸纶:有虞国的一位大臣,娶了有仍国的女子缗为妻,后来成为少康的养父。
一成:古代土地面积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十亩左右。
一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支军队。
布其德:指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德行。
兆其谋:指展示自己的计划和谋略。
女艾:有虞国的一位女子,被派去侦察浇的情况。
季杼:有虞国的一位大臣,被派去诱使豷国的人投降。
豷:古代部落,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和江苏省一带。
过、戈:夏朝的两个部落,被少康灭掉。
禹之绩: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祀夏配天:指祭祀夏朝的祖先和天神。
姬之衰也:指周朝的衰落。
蛮夷:指周朝以外的部落。
长寇雠:指长期的敌对关系。
沼:指沼泽,比喻吴国会陷入困境。
诗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