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难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崔武子见到棠姜后,觉得她美丽,于是把她带走了。庄公知道了这件事。崔武子杀了棠姜。晏子站在崔家门外,有人问他:“你要死吗?”他回答:“难道只有我的君主死了,我才会死吗?”有人问他:“你要逃跑吗?”他回答:“难道只有我犯了罪,我才会逃跑吗?”有人问他:“你要回去吗?”他回答:“我的君主已经死了,我回去干什么?君主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存在的,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作为臣子,我们要为国家和人民而奉献。如果君主为了国家而死,我们就要跟着他一起死;如果君主为了国家而亡,我们就要跟着他一起亡。如果我们为了自己而死,为了自己而逃跑,这不是私心,谁会承担这个责任呢?而且,如果有人杀了自己的君主,我怎么能死呢?我怎么能逃跑呢?我该去哪里呢?”他走进门去,枕着尸体哭泣。起身后,三次跳跃出门。有人对崔子说:“你一定要杀了他。”崔子说:“人民都希望他活着,我不能杀他。”
注释:
崔武子: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崔氏的祖先。

棠姜:传说中的美女,崔武子见到后便将其抢走。

庄公:齐国君主,崔武子的主人。

弑:杀害君主的罪行。

晏子: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崔武子的同族。

社稷:古代神话中的土地神,后来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陵民:侵犯百姓的意思。

口实:指名义上的君臣关系。

养:指保护、维护。

私暱:私人的事情。

踊:跳跃。

舍之得民:放弃杀害晏子,以维护民心。




诗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