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伯乐经过冀北之野,发现马群竟然空无一匹。可是冀北马匹众多,伯乐虽然擅长鉴别马匹,怎么可能让这个郡空无一匹马呢?解释者说:“我所说的空,并不是没有马,而是没有好马。伯乐懂得马匹,遇到好马就会马上收购,所以群中没有好马留下。如果没有好马,虽然说没有马,但并不是虚言。”
东都是士大夫们向往的地方,他们以才华深藏不露为荣,北岸叫石生,南岸叫温生。乌公是一位大夫,他以鈇钺镇守河阳三个月,认为石生很有才华,以礼物为诱饵,将他招到幕府中。没过几个月,他又认为温生很有才华,于是以石生为媒,再次用礼物将温生招到幕府中。虽然东都有很多才士,但每天只挑选一个人,选出最优秀的。当他担任河南尹时,他和其他大夫们的政策不一致,有些事情可疑,他该向谁咨询呢?那些离开职位,住在巷子里的士大夫,谁会和他们玩耍?小年轻们还年轻,怎么能问他们的业务和道德呢?那些东西行过东都的缙绅们,没有人会在他们的庐中受到礼遇。如果这样说:“乌公大夫镇守河阳,但东都的士人之家却没有人。”这不是可以理解的吗?
作为南面听天下的人,他们所依靠的只有彼此的耳朵。如果相互之间不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也不能在幕府中得到文武士兵的支持,那么内外都无法治理。如果他们被束缚在这里,就无法自由地离开,只能等待老去。现在,那些有权势的人夺走了他们的才华,他们怎么能不感到失落呢?当石生到达时,在军门前向公公鞠躬,他的到来让我们为之欢呼,但也让我们感到私人恩怨的尽头。留守相公首先用四韵诗歌来表达他的事迹,然后愈因推测他的意图而写下序言。
注释:
伯乐:古代马术家,擅长鉴别马匹的优劣。
冀北:指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现在属于河北省和山西省。
马群遂空:马群中没有好马。
良马:指优秀的马匹。
东都: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士大夫:指古代的文化精英和官僚阶层。
石生、温生:指两位才华出众的人物。
乌公:指一个古代的官员。
鈇钺:古代的一种兵器,类似于斧头。
河阳:指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现在属于河北省。
幕下:指官府中的下属。
尤:指特别出色的人才。
河南尹: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河南地区的政务。
百司:指各种官府中的官员。
缙绅:指古代的士大夫阶层。
庐:指房屋。
相:指宰相,古代的最高官职之一。
朝廷:指古代的官府机构。
文武士:指文官和武官。
内外无治:指内外政治混乱。
縻:指束缚。
资:指依靠。
介然于怀:指心中有所不满。
拜公于军门:指向官府请命。
四韵诗:指一种诗歌形式,每句末尾的韵脚相同。
诗文: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