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我年少时读过《醉乡记》,私下感到隐居者没有被世俗所累,但他们仍然有这样的言论,难道这是他们的真正意图吗?后来读了阮籍、陶渊明的诗,才知道他们虽然追求闲适,不愿与世俗接触,但仍未能平静内心,有时会因为事物的是非而感到激动,于是有人选择逃避。像颜子拿着瓢和箪,曾经唱歌声如同金石之音,他得到了圣人的教诲,但他仍然急于学习,觉得自己还远远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他在外面也很忙碌,怎么会像那些逃避现实的人一样呢?
我也觉得很遗憾醉乡之徒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在建中初年,皇帝继位,有意效仿贞观、开元时期的辉煌成就,朝廷中的官员们争相建言献策。但此时,醉乡之后世却因为我悲叹醉乡之文而被废黜,我却赞扬忠良之士的忠诚,思念他们的后代。现在你来见我,没有任何别的目的,我仍然会接待你;何况你的文学和行为都没有失去传统的风范,非常端庄厚重。可惜我力量有限,无法帮助你们振兴,你们的言论也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至于你们的行为,就让我来请你们喝酒吧。
注释:
注释:
- 醉乡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著的散文,描写了一个隐居山林的人物的生活。
- 阮籍、陶潜:两位唐代著名的隐士诗人。
- 偃蹇:形容隐居、不事世事的状态。
- 托而逃:指逃避现实,寄托于自己的幻想中。
- 颜子:指颜回,孔子的弟子之一。
- 操瓢与箪:指颜回在孔子门下时,常常手持瓢和箪,以示清贫。
- 曾参: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曾子”。
- 歌声若出金石:形容曾参的歌声非常动听。
- 得圣人而师之:指曾参曾经拜访孔子,受到了他的教诲。
- 悲醉乡之徒不遇:指刘禹锡对于隐居者的同情和惋惜。
- 建中初:指唐玄宗时期的一个时期。
- 贞观、开元之丕绩:指唐玄宗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成就。
- 直废吾:指刘禹锡因为主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
- 嘉良臣之烈:指唐代忠臣李靖的事迹。
- 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指刘禹锡对于来拜访他的人没有任何偏见。
- 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指来拜访他的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有品德高尚。
- 姑分之饮酒:指刘禹锡对于来拜访他的人以饮酒相待。
诗文: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