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圣人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是关心大众的福祉。

黄屋并不符合尧帝的意愿,瑶台也无法与之相比。

我听说西方有一种清净的道路,非常珍贵。

但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追求金玉呢?雕刻成为尊贵的象征?

云和山林都被人类开发殆尽,瑶图和珠翠也变得烦琐不堪。

鬼神的工艺还未能超越人类,人类的力量又怎么能永存呢?

夸耀愚蠢只会增加负担,自夸智慧只会让人更加迷惑。
注释:
圣人不利己:指真正的圣人不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关心他人的福祉。

忧济在元元:元元指的是众生,忧济则是指关心众生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黄屋非尧意:黄屋指的是普通人的住所,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人,意思是说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是尧所追求的。

瑶台安可论:瑶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说普通人无法与神仙相比,无法评价神仙的生活。

西方化:指佛教的传入和影响。

清净道弥敦:指佛教的教义,弥敦是佛教用语,意为广大无边。

奈何穷金玉:指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盲目和无止境。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指人们对自然美景和珍贵物品的过度追求和烦琐。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指人类的技术和能力有限,无法与神仙相比。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指人们过度夸耀自己的愚蠢和错误,而忽视真正的智慧和正确的道路。




诗文: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