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用红线织成的毯子,先选茧挑丝,清水煮过后再挑选练线,染成红色和蓝色。用这些红线织成的毯子,可以铺在披香殿上,披香殿宽十丈以上,毯子柔软,花纹虚幻,非常美丽。美人跳舞时踏上毯子,罗袜绣鞋随着舞步飞舞。与太原的毯子相比,宣州的毯子更温暖柔软,每年十月都会有人来购买。宣城太守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亲自加入了织毯的行列,但是需要很多人一起才能将毯子送进宫中,因为线很厚,丝很多,一丈长的毯子需要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不要夺取别人的衣服来做地毯。
注释:
红线毯:指用红色丝线织成的毯子。
择茧缲丝:指挑选好的蚕茧,抽出丝线。
清水煮:指将蚕茧放入清水中煮,以去除杂质。
拣丝练线:指挑选好的丝线,将其练成细丝。
红蓝染:指将丝线染成红色和蓝色。
披香殿:指宫殿中的一种殿宇,因为铺有香气四溢的毯子而得名。
彩丝茸茸香拂拂:形容毯子上的彩色丝线柔软细腻,香气扑鼻。
线软花虚不胜物:形容毯子上的丝线柔软细腻,花纹繁复,美不胜收。
罗袜绣鞋:指美女穿的罗纹袜子和绣花鞋子。
太原毯:指产自太原的毯子,因为质地粗糙而不受欢迎。
蜀都褥:指产自蜀地的褥子,因为质地薄而不受欢迎。
锦花冷:指褥子上的花纹虽然精美,但质地冷硬。
温且柔:形容毯子柔软温暖。
宣州:指江苏宣城,以产毯著名。
加样织:指在毯子上加上新的花纹。
一丈毯,千两丝:指一丈长的毯子需要用上千两丝线。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意为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寒冷就少给别人衣服,让别人的衣服成为地上的衣服。




诗文: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