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是一位西汉时期的官吏和学者,字子云,汉族,出生于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他在年少时就对学问有浓厚兴趣,虽然有口吃的困扰,但仍然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辞赋。 年过四十之后,扬雄首次前往京师游学,凭借优秀的文学水平,拿出了《甘泉》、《河东》等著名的辞赋,赢得了当时官方的认可。后来成帝时,他被任命为给事黄门郎。在王莽时代,他则担任大夫,校书天禄阁。 扬雄是司马相如之后最著名的辞赋家,被誉为辞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赋不仅内容精美,而且语言华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喜爱。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正是指的扬雄。 扬雄的出生年份是公元前53年,逝世于公元18年,享年约35岁。
扬雄,一个名字或许在历史课本中颇有些熟悉,他是中国汉代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音韵学家和思想家。而他的墓地,也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扬雄墓位于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子云村南一公里处,又名子云坟,墓为汉代砖室墓,呈圆形,封土堆高出地面约6米,墓周长81米。
历史上,扬雄墓葬早期曾被扰乱破坏,后历代多次维修。据清同治本《郫县志》载:“扬雄墓,在县西二十里。”,“清道光中,邑令黄初,为植柏树,杨得志(后任署理知县)立石表墓”。墓南侧有小河一条,据载咸丰末,河水冲坍墓足,乡人周子升伐石培护,并将河道改向,扬雄墓始得完整。墓地原存古柏,墓周围原有石栏、石凳、石碑等。然而,“文革”时古柏、石栏、石凳、石碑、石柱均被毁,现已不存。
如今,扬雄墓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墓现为圆形,高数米,直径10米,封土若小丘。墓地开旷,东西有农舍竹林环抱。1985年,扬雄墓被列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扬雄墓附近,还有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盛赞的“西蜀子云亭”遗迹。这里是文人雅士祭扫求句之地,也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品味历史的痕迹和感受文化的厚重。
扬雄墓的存在,让后人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汉代文化以及汉代文学巨匠扬雄的生平事迹。如今,尽管古柏、石栏、石凳、石碑、石柱已不复存在,但是扬雄墓本身仍屹立于此,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珍视和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其永远璀璨耀眼。
墓址详情»
扬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赋手
扬雄(约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微之,汉代文学家。其文墨丰富,擅长于辞赋、典论和文章等多个领域。在众多作品中,扬雄的赋格外著名,尤以其对司马相如的推崇和自述情怀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扬雄最崇拜的是司马相如,他常常拟写赋作为模板,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例如,《甘泉》、《羽猎》等多篇赋就是仿照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而写的。这些赋描述了天子祭祀的盛大、苑囿的广阔和田猎的丰收,同时还兼具了讽谏之意。其用词构思华丽壮阔,充满了文艺复兴风格,与司马相如赋的风格相似,因此后世称之为“扬马”。
除了模拟唐宋之风,扬雄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同样得到了精彩的表达。他的《解嘲》、《逐贫赋》和《酒箴》等赋,在题材和文笔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解嘲》中,他表达了对黑暗政治局面和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慨;《逐贫赋》则是他对贫苦生活的牢骚和失意的情感的发泄,其构思十分独特,笔调幽默诙谐,但却蕴含着一股深沉的不平之情。
综观扬雄的赋作,不仅仅是对唐宋传统赋的模拟,更是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体沉思的结合。其用辞华丽、构思新颖、寓意深刻、情感真挚,达到了文学艺术高度的水平。扬雄被后人誉为“扬州之儿、楚汉之杰”,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赋手。
辞赋特色详情»
扬雄:一位模仿大师与思想家
扬雄,西汉末年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思想家。他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经模仿其赋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而后,扬雄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以为辞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鄙薄辞赋,转而研究玄学。他在《法言》中,提出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影响。
扬雄不仅是一个模仿大师,而且也是一位思想家。在他所著的《太玄》中,他提出了以“玄”作为宇宙根源的学说,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终”,驳斥了神话中永生不灭的幻想。这些思想对于后世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扬雄还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然而,他的文集《扬雄集》已散佚,后人只能通过《隋书·经籍志》和明代张溥辑的《扬侍郎集》来了解他的部分著作。今人张震泽校注有《扬雄集校注》。
总的来说,扬雄不仅是一个卓越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而且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模仿大师以求超越,而后又提出自己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现代,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模仿和创新的重要性。
著述详情»
扬雄:一位文学家与思想家
扬雄,一作“杨雄”,公元前53年生于成都。他的本姓是杨,但因为好奇而自标新,改姓为扬。少年时期,扬雄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求和才华横溢的天赋。他博览群书,善于写辞赋,但口吃,不善言谈,只能够通过深思熟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尽管家境贫困,扬雄并不慕富贵,而是独立自主地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40岁时,他前往京师游玩,并被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最终成功推荐为待诏。随后,扬雄受到了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
然而,尽管扬雄在宫廷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能力,他的官职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历经成、哀、平三朝,扬雄的官位仍然停留在给事黄门郎这一低微的职位上,不曾晋升。在王莽篡位之后,扬雄被任命为天禄阁的校书。尽管他曾受到他人的牵连,但扬雄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信念,未遂自杀的行动让他最终成为了大夫。《三字经》也将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扬雄一生致力于文学和思想的探索,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他的作品虽然不如其他文学家那么知名,但是他的思想深邃,影响至今。扬雄是一位真正的思想家,他的奋斗历程和信仰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介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