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浙江宁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兼备。 方孝孺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主张深受当时社会的推崇,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倡“以经籍为法,尚贤用能,以德为本”的政治理念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思想体系,主张恢复社会正义和人伦道德,谴责当时的腐败和奢侈风气。 在靖难之役时期,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坚守原则,被朱棣视为异己,遭到迫害。最终,他在忠于信仰和理想的信条下孤身赴难,不屈而亡。福王时为其追谥文正,人民并称他为“正学先生”。 据传,方孝孺逝世于1402年,享年46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文化、政治和思想上都有着重大贡献,被尊称为明代的学术泰斗之一。

方孝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