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译文及注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汉字译文:
用锄头锄禾田,正值中午时分,汗水滴落在禾下的土地上。
谁能想到,盘中的饭菜,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
注释:
锄禾:指耕种农作物的工作。
日当午:指在正午时分。
汗滴禾下土:指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汗水滴落在禾苗和土地上。
盘中餐:指饭菜。
粒粒皆辛苦:指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中午的时候锄禾,汗水滴在禾下土里。
谁能想到餐桌上的饭菜,每一粒都曾经艰辛地劳作过。
注释:
锄禾:指农民在田间进行耕作;
日当午:中午时分;
禾下土:指稻田中间的土地;
盘中餐:餐桌上的食物;
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经过农民艰辛的劳动,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农民贫困、生活困苦的同情之情。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现在仍然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这首诗歌的语言简练明了,用字精准,没有任何的修辞浮夸,但却充满着浓郁的感情色彩,通过对于农民生活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农民的同情之情。
其次,这首诗歌的意境非常深远,通过对于农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人民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让读者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深厚文化底蕴。
总之,李绅的《悯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诗歌的语言、意境还是社会意义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详情»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亳州(今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唐朝大臣,曾参与牛李党争。亦为诗人,文学上,参与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品《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