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译文及注释:
君王出行率领将士,书记远随征程。祖帐连绵如河,军旗在洛城飘扬。
旌旗在朝阳下飘扬,笳声在夜晚边疆响起。坐觉烟尘扫过,秋风吹拂古北平。
注释:
君王:指皇帝。
书记:指官员,负责文书记录和管理。
祖帐:指皇帝的帐篷,也是皇帝的象征。
河阙:指黄河,阙是关卡的意思。
军麾:指军旗。
洛城:指洛阳,是古代重要的都城。
旌旃:指旗帜。
朝朔气:指早晨的清新气息。
笳吹:指吹奏笳箫的乐器。
夜边声:指夜晚的声音。
烟尘:指战争中的烟尘。
古北平:指今天的北京市,是古代北方平原的代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审言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被誉为“唐诗第一人”。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深受后世诗人的借鉴,被誉为“唐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