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译文及注释:
东边飞来伯劳鸟,西边飞去燕子群。
黄姑与织女相会,相会在天上云屯。
谁家女儿住对门,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方十五六,容颜窈窕无双伦。
三春已过花落尽,空留可怜与谁论。
注释:
东飞伯劳:伯劳是一种鸟,东方飞去。
西飞燕:燕子是一种鸟,西方飞去。
黄姑织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于七夕节。
开颜发艳照里闾:开颜:开怀笑容;发艳:发出艳丽的光彩;照里闾:照亮了村里的小巷。
南窗北牖挂明光:南窗北牖:房屋的南北两侧窗户;挂明光:挂上明亮的灯光。
罗帷绮箔脂粉香:罗帷:绸缎做的帷幔;绮箔:华丽的锦缎;脂粉:化妆品。
女儿年几十五六:女儿大约十五六岁。
窈窕无双颜如玉:窈窕:形容女子体态优美;无双:无人能比;颜如玉:容貌美丽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三春已过,花儿随风飘散,只有可怜的我孤独地留在这里,没有人能与我相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萧衍的《伯劳歌》是一首以“实理实心”描写男子对少女恋慕之情的诗歌。诗歌前两句以“伯劳”和“黄姑”引出比喻,比喻彼此常常相见却不得相亲相近的情景。随后便是作者以男子的视角,对居住在对门的女孩进行详细描写。女孩年仅十五六岁,容光焕发,堪称绝代佳人,即便她站在南窗内或北牖下,也犹如挂着一个明亮小太阳般照亮整个村里。女孩的笑脸和乌亮头发更是照亮了整个闾里,那罗帐和细绫制的绣帘都溢散着脂粉的芳香,使人陶醉。最后两句深刻地表达了男子的惆怅之情,若花从风落,佳丽三春已暮,那么此时隔街相望的情景将化为一片可怜。这首诗曲笔简练,朴实大方,刻画出男子对少女的感情纯真,情真意切,颇受人们喜爱。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萧衍是南朝齐时期的一位将军,他在担任王俭东阁祭酒期间开始写作,并继承帝位后持续近二十年。尽管萧衍贵为将军,但他常常漂泊四方,出入西邸,辗转江南,与家人离多聚少。这种生活状态与许多当时的普通夫妇恋人相似。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许多诗歌,描绘自己感受到的孤独、思乡之情。这些诗歌凄切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根据参考资料,这首诗可能是萧衍在出任雍州之前所作。从这首诗的风格和比兴意境来看,可以推测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萧衍在漂泊四方,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由于萧衍主要在江南地区流亡和工作,因此他的诗中常常描绘江南的风景和历史,也包含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萧衍的诗歌有一种深邃的哲理感和凛冽的气韵,反映了他对人生、世界和政治的思考。萧衍的作品在当时很受欢迎,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萧衍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南朝齐时期的文学和历史,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解释注释:
伯劳:一种鸟类,夏季为候鸟,秋冬回归南方;
燕子:一种小型的候鸟,夏天会来到北方繁殖;
黄姑、织女:中国传统女神,据传在每年的七夕节相会;
门前:指女子所在的房屋门口;
倩影:美好的影子;
皎浩:形容月亮明亮清晰;
窈窕:形容女性体态优美婀娜;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比;
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即谷雨月;
日暮时分:黄昏时分;
凋零:花朵凋落谢去;
夫家:旧时指婆家,即女子嫁到的家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萧衍简介: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的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期间取得了许多政绩,但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最终于台城去世,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