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含烟·隋堤柳》拼音译文赏析

  • liǔ
    hán
    yān
    ·
    suí
    liǔ
  • [
    táng
    ]
    máo
    wén
  • suí
    liǔ
    biàn
    páng
    jiā
    àn
    绿
    yīn
    qiān
    lóng
    zhōu
    fèng
    lán
    xiāng
    jǐn
    fān
    zhāng
  • yīn
    mèng
    jiāng
    nán
    chūn
    jǐng
    hǎo
    liú
    bǎo
    shēng
    weì
    jìn
    héng
    liú
    suǒ
    chūn
    chóu

原文: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译文及注释
隋堤上的柳树,汴河旁边,两岸绿荫遮盖千里。龙舟凤舸,木兰花香,锦帆高张。因为梦见江南春景美丽,一路上挂着流苏和羽葆。笙歌未停,横流起伏,锁住了春天的忧愁。
注释:
隋堤柳:指隋唐时期修建的隋堤,堤上种植的柳树。

汴河:指今天的黄河南岸的一条河流,也称为京杭大运河。

夹岸绿阴千里:指汴河两岸的树木茂盛,形成了一片绿色的阴影,延伸千里。

龙舟凤舸:指传统的中国龙舟和凤船,是古代贵族游玩和赛龙舟的船只。

木兰香:指一种香料,用于制作香囊和香炉。

锦帆张:指船上的锦缎帆。

因梦江南春景好:因为梦见江南春天的美景。

一路流苏羽葆:指船上的流苏和羽毛装饰。

笙歌未尽起横流:指笙和歌声还没有停止,船只已经行驶到了横流的地方。

锁春愁:指锁住了春天的忧愁,意味着心情愉悦。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首词的作者佚名,通过咏柳来表达了对隋炀帝荒淫无度的讽刺。在上片中,词人写道隋炀帝坐在锦帆龙舟上,沿着汴河闲逛,尽情地铺张浪费。这种奢侈的行为表现出他的个人贪欲和尊严感,展示了他对权力和享受的热望。 在下片中,词人则通过“笙歌”句来表达隋炀帝的荒淫给国家造成的危害。隋炀帝纵酒听音乐,无心处理政务,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瓦解。这一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其领袖的品德和能力。 总之,这首词写得生动有趣,语言优美、简洁明了,通过咏柳抒发了对隋炀帝荒淫无度的不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评析详情»


注释
1. 佚名是此文的作者,文中提到的隋堤是隋炀帝时期为了开通济渠而沿渠筑的堤坝,在唐朝的《开河记》里有相关的记录。 2. 汴河又称“汴水”、“汴渠”,由于河道曾多次变迁,隋朝以后,流经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并入安徽省境,最终进入淮河。隋炀帝曾乘船经过汴河。 3. “龙舟”二句所描述的是龙舟和凤舸散发着木兰香气,彩色帆在风中招展。龙舟指船上装饰成龙形的船,凤舸则是一种饰有凤凰形状的大型船只,木兰则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所以龙舟散发出的香气是来自用木兰树制作的船体。 4. “因梦”二句说的是隋炀帝据说曾梦游江南,梦中看到了江都的琼花景色,于是决定泛舟前往。文中还提到了流苏和羽葆这两个仪仗中经常用到的装饰品,流苏是一种丝绸制成、下垂的装饰品,用于车马和帐幕等物上,而羽葆则是一种用鸟羽连缀制成的华盖。 注释详情»


毛文锡简介: 毛司徒(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或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入蜀后,任司徒,官至文思殿大学士,受王建、翰林学士承旨,随王衍降唐。后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