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见杏花》拼音译文赏析

  • zhōng
    jiàn
    xìng
    huā
  • [
    táng
    ]
    róng
  • zhī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tóu
    qiáng
    wài
    xíng
    rén
    zhèng
    chóu
  • cháng
    kàn
    lái
    yóu
    yǒu
    hèn
    kān
    féng
    chù
    gēng
    nán
    liú
  • lín
    kōng
    míng
    yīng
    xiān
    dào
    chūn
    qiǎn
    xiāng
    hán
    dié
    weì
    yóu
  • gēng
    xiāng
    qiān
    wàn
    shù
    tán
    yān
    lóng
    àn
    shén
    zhōu

原文: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相关标签:写花写人

译文及注释
一枝红杏从墙头伸出,墙外行人正独自忧愁。
看起来它还有怨恨,但遇到机会更难留下!
林中空旷,天色渐暗,莺儿先来,春天还浅,蝴蝶还没飞舞。
我更怀念故乡的千万树,澹烟笼罩着日暗神州。
注释:
一枝红杏:指一株开着红色杏花的树。

出墙头:指这株红杏树的枝条伸出了围墙。

墙外行人:指路过这株红杏树的行人。

正独愁:指这些行人正在独自忧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指这株红杏树的枝条看起来很有怨恨之意。

可堪逢处更难留:指这株红杏树虽然美丽,但很难留得住。

林空色暝莺先到:指在林间,天色暗下来时,先听到的是莺鸟的鸣叫声。

春浅香寒蝶未游:指春天刚开始,花香还很浅,蝴蝶还没有飞来。

更忆帝乡千万树:指作者怀念自己的故乡,那里有成千上万的树木。

澹烟笼日暗神州:指故乡的景色,烟雾笼罩着大地,日光变得暗淡,神州(指中国)的美景也因此变得朦胧。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者变成了诗人心中孤独无助的寄托。整首诗以一枝杏花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在漂泊之中对于生命、青春和缘分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作者流浪在外,偶然间看到了一枝红杏,这颗花触动了他心中深藏的愁思,激发了一连串的聯想和情感。这首诗通过描写杏花的娇艳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以及人生难以触及的孤独和无奈。诗中以一种淡淡的愁绪贯穿全文,透射出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领悟到的一些人生哲理。整篇鉴赏语言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鉴赏详情»


译文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一枝淡红的杏花从墙头上伸出,而身在墙外的行人(即作者)正感到深深的春思和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看起来也像我一样忧伤,我们如何能够承受在这春去匆匆、难以停留的时节相遇相聚的痛苦呢?此时已是天色晚了,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巢,春色依然尚不明朗,杏花孤独地在冷冽的春寒中开放,但它并没有引来蜂飞蝶舞的热烈。这时候我更加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花和淡雅的杏花,但微弱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国家都变得黯淡无光。 译文详情»


吴融简介: 吴融是唐代诗人,字子华,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享年五十四岁,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他生活在一个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