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拼音译文赏析

  • qiū
  • [
    táng
    ]
    wáng
  • guì
    chū
    shēng
    qiū
    lòu
    weī
    qīng
    luó
    báo
    weì
    gēng
  • yín
    zhēng
    jiǔ
    yīn
    qín
    nòng
    xīn
    qiè
    kōng
    fáng
    rěn
    guī

原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相关标签:思念秋天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桂花的花蕾初次萌发,秋露微微,轻纱已经薄到了不用再更衣的地步。
银色的筝弹奏了很久,殷勤地弹奏着,但我的心却害怕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房间。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汉字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穿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服。漫长的夜晚里,怀着深沉的情感弹奏着银筝,内心害怕独自留在空荡荡的房屋里,不舍得进屋睡觉。 【注释】 这段文字是一句宛转含蓄的闺怨诗,作者王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女子在深夜独自思念情人的悲苦心境。其中,“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形容的是初秋的景象,暗喻时间的流逝和恋人的远离,而“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则反映了女子的思绪纷乱,无心关注自己的着装。接下来,通过银筝的描写和“不忍进屋睡觉”的细节,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女子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执念。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诗歌赏析的核心是对女主人公孤独、惆怅、思念的描写。在秋夜微凉的情景下,作者通过描绘月亮初升、秋露微薄稀少等细节,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而孤寂的心情,这与女主人公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的情景完美呼应。同时,女主人公久居空房,心中空虚不安,只有借弹筝排遣寂寞,这一形象描写极具代表性和生动感。女主人公全神贯注的弹筝过程,既反映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她内心深深的恋情,强烈的希望相遇的愿望。最后一句“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则更加透彻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孤独无助的心情。整首诗流畅优美,情感真挚,令人唏嘘不已。女主人公如此迷恋弹筝,实则是因为太想念自己的丈夫,而仍未回到怀中,弹筝只能是她寂寞心灵的寄托。此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呈现出女性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惆怅,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期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赏析详情»


王涯简介: 王涯(唐代,764~835),字广津,太原人。唐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出生,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去世,享年七十余岁。博学多闻,文采精湛,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