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泉 / 山中流泉》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shān
    quán
    /
    shān
    zhōng
    liú
    quán
  • [
    táng
    ]
    chǔ
    guāng
  • shān
    zhōng
    yǒu
    liú
    shuǐ
    jiè
    wèn
    zhī
    míng
    yìng
    weí
    tiān
    feī
    kōng
    zuò
    shēng
  • zhuàn
    lái
    shēn
    jiàn
    mǎn
    fēn
    chū
    xiǎo
    chí
    píng
    tián
    tán
    rén
    jiàn
    nián
    nián
    cháng
    qīng

原文: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相关标签:山水咏物

译文及注释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山中有一条流水,问不出它的名字。它映照着大地,仿佛是天空的颜色,飞舞着落下来,发出雨声。
它转过来,满满地填满了深涧,又分出一个小池平静地存在着。它宁静而清澈,没有人来看它,但它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它的纯净。
注释:
山中有流水:山中有一条流水,指山中有溪流。

借问不知名:不知道这条溪流的名字。

映地为天色:溪水映照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种天空的颜色。

飞空作雨声:溪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像是雨声。

转来深涧满:溪水流到深涧中,涧底被水填满。

分出小池平:溪水在涧底分出了一个小池塘,水面平静。

恬澹无人见:这个小池塘很安静,没有人来打扰。

年年长自清:这个小池塘一年比一年清澈,没有被污染。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在山中有一股泉水,问别人它的名字,却无人知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水面的颜色和天空一样,泉水从高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响彻。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这股泉水清静淡泊,没有人注意到。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译文详情»


赏析
本诗是储光羲的一首咏物抒怀诗,名为《咏山泉》。储光羲擅长写田园山水诗,他的诗作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富有生动感。本诗可谓是储光羲吟咏山水的代表作品。 此诗共五律,整篇诗篇结构严密,起承合分别展现了泉水的形象、特点和内在精神。首联点明主题,诗人叙述清泉流淌于深山之中,并寻问其名,表达了惊喜与遗憾并存的心情。颔联则是从广阔的立体空间出发,描绘了山泉的形态及其灵动之处,令人浮想联翩;颈联转换角度,展现了山泉的冷落遭遇,似乎别人并不愿意关注这股清泉,隐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漠视和忽略;尾联则回归主题,表达了山泉如此清澈和淡泊的精神内涵,即使被人们忽略和遗弃,它仍然保持着自身的美好和品质。 整篇诗篇抒发了作者对山泉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内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山泉的美丽与灵动,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抒怀之情。诗歌表达出了储光羲对自然美好事物的赞美,也反映出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呼吁,是一首富有生命力和思想深度的经典之作。 赏析详情»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储光羲被俘,迫受伪职。乱平后,他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终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