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及注释:
道路由白云尽,春天与青溪长流。时常有落花飘至,远随流水散发香气。
我家的小门面向山路,深深的柳树下是读书的小屋。在这里,每当白天的阳光照耀下,幽静的景色清晰可见,明亮的光芒照亮我的衣裳。
注释:
道:指道路、道理、道德等含义。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春:指春天。
青溪:指清澈的小溪。
落花:指飘落的花瓣。
流水:指溪水、河水等流动的水。
香:指花香、草香等香气。
闲门:指平常的门。
山路:指通往山中的小路。
深柳:指茂密的柳树。
读书堂:指读书的地方。
幽映:指幽深的映照。
白日:指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
清辉:指清澈的光辉。
照衣裳:指照射在衣服上。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未知,原本应该有一个题目,但是该题目不知怎样失落了。在盛唐时期,殷璠所编撰的《河岳英灵集》记录了这首诗,但是并没有为其命名,后来的后人便只好将其称作“阙题”。由此可见,在唐代的文学史上,这首诗虽然不知道其作者是谁,也不知其原本的题目是什么,但是它却被人们珍视着,并流传至今。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多数唐代的诗歌都是以咏史抒情、描写自然为主题,这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特征。《阙题》这首诗,便是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题,通过对山林、溪水、花草等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从笔墨使用上来说,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优美婉转的词语,以及精心雕琢的意象与对比,展现出了一种雅致清新的意境。这些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段,都是唐代诗歌所倡导和追求的。
总的来说,《阙题》这首诗虽然作者和原始题目已经不可考证,但它以其深刻的诗意和优美的文学表现,在唐代文学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并且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创作范本。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着流水而去,给整个山林之间增添了一份清新、自然的韵味。
接下来,“闲门深柳”的描写更是恰到好处。这里用“闲门”代替“别墅”或“庭院”,更为含蓄委婉;“深柳”将墙外和屋内的景色统一在了一起,营造出了一片宁静、安逸的氛围。同时,“每当”这两个字的运用,揭示出诗人对于这种清幽环境的不断感受,对于读者来说,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共鸣其情,领略其中的雅致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阙题”诗刻画出了深山幽境中一处离尘世外的宁静所在,既有细腻的自然观察,又有强烈的感性表现,是一篇优美婉转的好诗。尤其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动、静之间的对比,给诗歌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让读者在欣赏中得到舒缓和愉悦的体验。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山路被白云隔断,
在尘境之外;
春光如清清溪流,
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
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
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
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
① 阙题:“阙”通缺,即缺题。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② 道由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③ 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
④ 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⑤ 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
⑥ 每:每当。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昚虚简介: 刘昚虚是盛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字全乙,又字挺卿,号易轩。他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生平事迹备受瞩目。 刘昚虚20岁时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成功通过考试,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担任皇太子的校勘经史的工作。随后,他又转任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但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刘昚虚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清丽脱俗而著称,其诗风独特,情感真挚,被誉为“天衣无缝之才”。他的代表作品有《题霞州李使君别墅》、《山行》、《秋思》等。 关于刘昚虚的死亡时间和原因,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所知的是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唐德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的一道谥文中,说明他在这一年已经不在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