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及注释:
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紧靠着河岸,山门已经倒塌在河里,两只石兽也沉没在水中。我十几岁时,寺庙里的僧人募集了资金进行修缮,想要把那两只石兽找回来,但是却一直找不到。他们认为石兽一定是顺着水流漂走了,于是乘着小船,用铁钯拖着寻找了十几里,但是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有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帐讲学,听到这件事情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懂物理学,不知道石头和沙子的区别,怎么能够随意地去寻找呢?石头很坚硬很重,而沙子则轻飘飘的,沉淀在河底,渐渐地沉下去。你们沿着河流寻找,不是很愚蠢吗?”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一位老河兵听到这件事情后也笑了起来,说道:“如果在河中丢失了石头,应该去上游寻找。因为石头很坚硬很重,水流无法冲刷它,反而会在石头下面形成一个坎穴,慢慢地加深,直到石头的一半,石头就会被倒掷进坎穴里。然后再继续啮动,石头就会再次转动。这样不断地转动,最终会逆流而上。如果你们在下游寻找,不是很愚蠢吗?”果然,他们在数里外找到了石兽。
因此,世间的事情,只知道一面而不知道另一面的情况很多。我们能够根据理性去推断吗?
注释: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坐落在河边。
山门圮于河:寺庙的山门已经倒塌到了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寺庙门前的两只石兽也沉没在了河里。
僧募金重修:寺庙的僧人募集了资金进行重修。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他们试图在水中找回那两只石兽,但是没有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他们认为石兽已经随着水流顺流而下了。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他们乘坐小船,用铁钯拖着寻找了十多里,但是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一位学者在寺庙中设帐,听到这件事情后笑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他认为这些人不懂得物理学,不知道石头和沙子的性质,怎么能去寻找失落的石兽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他解释说,石头很重,沙子很轻,所以石头会被埋在沙子下面,渐渐沉没。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他觉得他们在河边寻找石兽是很愚蠢的。
众服为确论:大家都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一位老河兵听到这件事情后也笑了。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他认为如果在河中失去了石头,应该在上游寻找。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他解释说,水流不能冲击石头,但是会在石头下面形成坎穴,坎穴会越来越深,直到石头的一半,石头就会被掷入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如果坎穴继续啮食,石头就会再次转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终会逆流而上。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他认为在下游寻找是很愚蠢的,而在地中寻找也不一定会成功。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但是按照他的说法,他们最终在数里外找到了石兽。
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事情的一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面,所以不能凭空臆断,应该根据事实和理性来判断。
译文及注释详情»
纪昀简介: - 姓名:纪昀 - 生卒年:1724年6月至1805年2月 - 字号:晓岚 - 一字:春帆 - 晚号:石云 - 道号:观弈道人 - 谥号:文达 - 出生地: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 - 经历: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 作品:代表作品为《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知识读物,收录了许多有关历史、地理、民俗、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根据信息整理出的纪昀的基本信息,如有不全之处,还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