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译文及注释:
我本住在钱塘江畔。花儿开放,落下,不管岁月如何流转。燕子带着春色飞走,纱窗被黄梅雨打了几阵。斜插犀梳,云彩半吐。檀木板轻轻敲击,歌声响彻黄金缕。眼望云彩消散,找不到踪迹。梦中回到南浦,明月照耀着。
注释:
妾:指女子自称。
钱塘江:浙江省杭州市境内的一条江。
花落花开:形容春天的景象。
流年:指时间的流逝。
燕子衔将春色去:燕子带走了春天的气息。
纱窗:窗户上的纱帘。
黄梅雨:指梅花开放时的雨。
斜插犀梳:形容女子的发髻。
云半吐:形容云彩的形态。
檀板:指古代乐器。
黄金缕:指黄色的丝线。
望断行云无觅处:形容远方的云彩遮挡了视线。
梦回明月生南浦:形容回忆往事,想起在南浦看到的明月。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元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丘聚所作,此词以精美的意境和音韵描绘了钱塘江的歌妓生活。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以女子口吻出之,写梦中女子所歌,下片追忆梦境,抒写对远别情人刻骨的相思。
上片开头一句“钱塘江上”,四个字就暗示了女主人公的风尘身份。她自述所居之地,用“花落”二句哀叹人生岁月如水般悄然流逝,体现了词人对她身世的悲慨。歇拍两句写残春风物,补足“流年度”之意。燕子衔着沾满落花的香泥筑巢是富有典型性的江南暮春物象,寄托了女主人公孤独的情怀和内心的凄苦。
过片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的发式:半圆形的犀角梳子,叙插鬓云边,仿佛像明月从乌云中半吐出来。以下两句写她轻轻地敲着檀板按拍,唱一曲幽怨的《黄金缕》。《黄金缕》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起名源于冯延巳所作《蝶恋花》词中“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的描写。结拍两句笔锋突转,写词人梦醒后的感怀。“行云”用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歌妓身份,并写她的行迹难求。南浦一词与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一句相呼应,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整首词以优美的意境和音韵,展现了钱塘江畔歌妓的生活画面,同时包含了词人对风尘女子深沉的感慨和对远别情人刻骨的相思之情,极富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
赏析详情»
注释:
司马槱、檀板、拍板、整理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内容和我的检索,我为您整理一下:
① 檀板,即拍板。拍板是一种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由三片木片或两片竹片构成。在各种音乐和戏剧中使用,用来打节奏和加强音效。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并可能由西北地区传入。现在,拍板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和地区民族音乐中的必备乐器之一。
资料来源:
注释详情»
司马槱简介: 司马槱,字才仲,出生于陕州夏县。在元佑年间,他得到了苏轼的推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第五等进士。后来,他历任河中府司理参军等职务,并终于杭州任职。司马槱因公而死,逝世时间和具体年龄未知。张耒的《书司马槱事》记载了他的事迹。《全宋词》收录了他的两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