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译文及注释:
菡萏:荷花
香连:香气弥漫
十顷陂:指一个面积为十顷的池塘
小姑:少女
贪戏:沉迷于游戏
采莲:采摘荷花
迟:耽搁
弄水:玩水
船头湿:船头沾湿
更:又
脱:脱下
红裙:红色裙子
裹:包裹
鸭儿:小鸭
动:摇晃
湖光:湖水的光芒
滟滟:波光粼粼的样子
秋:秋天
贪看:沉迷于观看
年少:年轻人
信:相信
船流:船行驶的流水
无端:无缘无故
隔水:隔着水面
抛:扔
莲子:荷花的种子
遥被:远远地被
人知:人所知道
半日:半天
羞:害羞
注释:
菡萏:荷花
香:芳香
连:连绵不断
十顷陂:指一个面积为十顷的池塘
小姑:指年轻的女孩
贪戏:沉迷于游戏
采莲:指采摘荷花
迟:耽搁
弄水:玩水
船头湿:指船头沾湿了水
更:又
脱:脱下
红裙:指女孩的裙子
裹:包裹
鸭儿:指野鸭
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贪看:沉迷于观看
年少:指年轻人
信船流:指相信船只的流动
无端:无缘无故
隔水:隔着水面
抛:扔
莲子:指荷花的种子
遥被人知:远处的人也知道了
半日羞:羞愧了半天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传着许多关于采莲女子的诗歌和传说,而这首《采莲子》中的采莲女也是其中的代表。虽然诗题是《采莲子》,但是却没有描写采莲的过程,反而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内心独白来表现她对爱情的向往和初恋时期的羞涩和勇气。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比如“船动湖光滟滟秋”,“水波相连一派清秋”,以及“信船流”,这些意象描写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有的浪漫风情。同时也通过这些描写,将热烈的爱情与湖面上的秋色、水波等相联系,使得爱情的强烈感受更加深入人心。
另外,诗中还表现了采莲女子的大胆和热情。她凝视着自己的意中人,船儿也随水飘流而动;在被远处的人看见后,她害羞不已;最后,她更是抓起一把莲子,向意中人抛掷过去,流露出她挑逗、戏谑和爱慕的情感。这些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采莲女子的个性和江南水乡姑娘的风格,充分展现了作者饱满的想象力和才华。
赏析详情»
译文:
其一:荷花清香,飘满辽阔湖陂,年轻姑娘爱玩耍,延迟采莲。傍晚戏水,船头淋湿,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其二:小船掀起满湖风光,水波连成一片清秋。痴情年轻人任小船飘流,无缘无故抛丢莲子,被远处人发现,大半天害羞不已。
译文详情»
皇甫松简介: 皇甫松(生卒年不详),字子奇,自号檀栾子,出生于唐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的外甥。 皇甫松的词作被誉为唐代中期的代表,共存有20余首。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浪淘沙·北岛》、《渡汉江·临安道中》、《酒泉子·其一》等。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特点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抒情含蓄。 《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了皇甫松的词集《醉乡日月》3卷,然而这部作品现已失传。现有王国维辑选的《檀栾子词》一卷,收录了皇甫松的20余首佳作,并对其词风、艺术价值等做出看法评述。 至于皇甫松的死亡时间和原因,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录。关于他的事迹则可从《历代诗馀》中一窥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