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译文及注释: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自从你离开以后,宝镜还能为谁照亮?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我对你的思念如同陇水般长流不息,常常听到自己的呜咽声。
注释: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了我。
宝镜为谁明?:宝镜指的是一种古代的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心中的痛苦和思念,问这样的痛苦和思念是为谁而存在的。
思君如陇水:思念你像陇水一样长流不息。
长闻呜咽声:长时间听到自己的呜咽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自君之出矣》这首乐府旧题,其深刻的内涵与静美的诗意一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虽然此诗作者是佚名,但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都蕴含着独特的诗韵和精华。
从题目来看,“自君之出矣”取自东汉时期徐干《室思》中的诗句,表达了一个思妇对于外出未归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内心痛苦难抑,叹息连连,整日相思盼望着夫君的归来。
诗歌中的“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等诗句表现了思妇的孤寂和怅惘,反映了她对于夫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对于日常生活的漠然和冷淡。作者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手法,将明镜的清晰度与思妇的心情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现了思妇此时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此外,在诗歌语言上,作者采用了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配合深沉的意境,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朴素与真挚。诗人在笔触上独具匠心,将写作技巧与儒雅情操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平实而又优美的韵味。
总之,《自君之出矣》这首乐府诗传达了一种绵长、深厚的爱情,通过深刻的内涵、简洁的语言和链条式的表述方式,表现了一个思念中的女子对于外出未归的丈夫的眷恋之情。如果您想感受一份深情之外的人生哲学,不妨品读此篇诗歌,相信可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精神享受。
赏析详情»
雍裕之简介: 关于雍裕之的生卒年,历史上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他是唐朝时期的人。具体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出生,在唐宪宗元和中期活跃。他是蜀地(今四川省一带)人,字号不详。据记载,雍裕之是一位擅长创作乐府的诗人,他的诗作情致深沉,感染力极强。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贞元年间,雍裕之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但都未能中举,因此他在四方流浪。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写作的热情,著有一卷诗选,至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