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
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
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
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译文及注释:
未曾问过兰花为何凄凉,垂柳在西北方有情天。
水中月影和镜中花影最终都是虚幻的,我赢得了半生的魂梦和缠绵。
门户上的网和游丝都像是陷阱,被池塘中的锦鲤又何曾没有缘分?
因为有相思之情,才能让景色停留,消磨着领悟,每逢春天,惆怅的心情仿佛回到了当年。
注释:
未问兰因已惘然:未曾询问兰花的原因,心中已经感到迷茫。
垂杨西北有情天:西北方向有一片有情的天空,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
水月镜花终幻迹:水中的月亮和镜中的花朵最终都只是幻影。
赢得:获得。
半生魂梦与缠绵:半生中的灵魂和梦境都与缠绵的相思纠缠不清。
户网游丝浑是罥:门户上的网状细丝纠缠在一起。
被池方锦岂无缘?:被池塘中的锦鲤所环绕,怎么可能没有缘分呢?
为有相思能驻景:因为有相思之情,才能使景色停留在眼前。
消领:消瘦的颈项。
逢春惆怅似当年:每逢春天,心中总是会惆怅,仿佛回到了当年。
译文及注释详情»
况周颐简介: 况周颐(1859~1926),晚清时期著名的官员和词人,原名周仪,因宣统帝溥仪讳而改名周颐。他的字是夔笙,又有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年称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他的室名有兰云梦楼、西庐等。 况周颐出生于广西临桂(今桂林)一个周姓家族,并且原籍湖南宝庆。他于光绪五年考中举人,后来在官场上担任过内阁中书、张之洞幕府和端方幕府的职务。 况周颐一生致力于词艺创作和论著,特别是对词的研究和批评有着很高的声望。他的创作时间长达五十年,尤其以清新、含蓄、润泽的文风著称。他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一起被誉为“清末四大家”。 况周颐的代表作品包括《蕙风词》、《蕙风词话》等。他的著作涉及了对古典词人的评述、词体论、词史考证等多个方面,使得他在词坛的地位更加稳固。 况周颐于1926年逝世,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