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我行其野》是一篇典型的弃妇题材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下,女性的地位被压抑,因而弃妇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为了一个突出的主题。这篇文章中的“我”,是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叙述了自己被丈夫遗弃后的悲愤和痛苦。
但是和其他同题材作品不同,《我行其野》更多地表达了主人公目前的情感状态。文章开头,作者用安排在岑寂的原野上来描述主人公的孤独凄凉境况。原野是无边无际的,与之相对的是行人的渺小与孤独,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给读者一种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原野的寂静和人心的焦虑的对立感。弃妇的悲剧在这里被放大或具体化了,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在这篇诗歌中,作者运用了反复叠加的手法,用三章的结构,每章前两句都是同一个画面的重复或再现,来强调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反复叠加的手法使得整篇文章的氛围更加浓烈,更加引人深思。
在文学表达方面,《我行其野》运用了诗意化的语言和意象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哀伤。例如,“蔽芾其樗”描绘了寂静的原野和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一片沉寂之中,这也暗合了主人公被遗弃后的生活场景。
总之,《我行其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弃妇题材文学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情感状态的描写和反复叠加的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被动地位和处境。同时,它也让人们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对女性权益的压制。
诗文: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