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南山的鉴赏

鉴赏
《节》是中国古代文学珍品之一,作者佚名,但它的价值在于其内容和历史背景。诗歌以终南山为背景,描绘了幽王朝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这篇诗歌的时代背景和作年不确定,但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可能发生在幽王朝。此外,诗歌还描述了天灾人祸和国家危机,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 诗歌中对幽王和他的权臣的批评特别明显。作者直接刺痛师尹,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抗议。此外,诗歌中还有对昊天(天子)的批评,暗示当时统治者已经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关于师尹,毛传将其解释为“大师尹氏”,而王国维则辨析其为两个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不过,在本篇诗歌中,这些细节并不重要,因为主题是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这首诗歌的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它的节奏感强烈,用字简练,语言生动,情感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这首诗歌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和危机,并表达了民众的声音和抗议。因此,这首诗歌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诗文: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相关标签:诗经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