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意境

意境
清晨,太阳初升,高大的林木将古寺掩盖在昏暗之中。蜿蜒的小路被浓密的花木所遮蔽,走进禅房更感安静幽深。山光使野鸟得到滋养,潭影能消去人心的俗念。钟磬声在宁静万物的环境中回荡,给人带来深远的禅意,让人心灵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首诗以清晨时分进入古寺为开头,诗人深刻地传达了对此佛教圣地渴望的情感。接着描述了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大的林木上,展现出山寺的幽雅与清新。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描绘,则更是形象地刻画了山寺深邃、宁静的风景。迷人的小径蜿蜒在竹林之间,僧房藏匿在花木丛中,使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样的表述更加推进了全文的情感脉络。野鸟在山光下自由地欢跃,与此同时,潭影能够洗涤人心中的烦恼。这种环境的静谧能够给予人们平静的内心。整首诗句中不时闪耀出“幽静”、“深远”、“心空”,伴随着钟磬声的回荡,使得读者仿佛也能共鸣诗中所表达的禅意。 总之,这首佚名诗以其简朴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完美融合。清晨的寺庙、幽深的小径、清新的山光、宁静的潭影、深远的钟磬声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雅而禅意盎然的意境画卷。


诗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版本二)(馀通:余)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咏物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