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李白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诗中借峨眉山的月色来表达诗人的壮志豪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该诗以峨眉山的月亮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豪情壮志。
诗中首先描述了月亮高高挂在峨眉山顶,倒映在江水里的景象,展现了峨眉山的秀美和清幽之处。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乘船顺江而下,穿越许多地方,欣赏不同的风景,并与山月相伴的场景来表现自己内心的轻松愉悦,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此处为快先须闲”更是表达了诗人四方游历,无所畏惧的豪情壮志。
然而,这首诗的解读却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的凄婉之情,而有些人则认为诗人的构思是在以孤悬空中的月与自己所要随着江水下经过的许多地方来对比,从而展现自己乘流而下的轻快心情。通过分析李白出川的动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李白已经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凄婉”之情可言,相反,倒是大有与明月争胜之心。
在整首诗中,诗人将峨眉山的月亮作为主题,并以其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壮志和豪情。他通过对月色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远方游历中所体会到的快乐与自由。整首诗以峨眉山月之美为核心,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情感融为一体,展示了诗人豁达超脱、追求自由和追寻真理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