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孺子妾歌的简析

简析
李白、中山孺子妾、乐府旧题、杂歌谣辞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7%99%BD)] [2] 乐府《中山孺子妾》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佚名。这首诗属于乐府《杂歌谣辞》之一,表达了失意之人的苦闷与心酸。诗中所述的中山王的孺子妾,只因美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宠幸,却在世事变迁中遭受命运的无情打击。整首诗用了自然景物的比拟,寄托了失意者的凄苦遭遇。例如:芙蓉花在寒意渐深的秋霜季节里渐渐老去凋零,美人的团扇很久不用,已经落满了灰尘。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美好的事物也会逝去,失意者感到迷茫和痛苦。 该诗展现出唐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中山王家的少年公子不愁吃喝,不必劳作,除了能力和智慧外,他的地位和财富为他争得了国王的喜爱和免死金牌。而孺子妾则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能力不足,完全处在被动地位,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和摧残。这种阶级差异和不平等,在当时的唐朝更是普遍存在,也是乐府《中山孺子妾》被广泛传诵并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乐府《中山孺子妾》通过深情、抒情的笔触,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唐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失意者的苦闷与痛楚,一如人生道路上繁华易逝,顺境反复。


诗文: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
一贵复一贱,关天岂由身。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戚姬髡发入舂市,万古共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