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鲁二稚子的鉴赏

鉴赏
这首李白笔下的《子夜吴歌·春歌》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作者通过生动真实的笔触,抒发了对儿女的思念之情。诗以景为入口,描绘了江南春色:“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这里的“吴地”指的是南京,而桑叶的碧绿和蚕儿的三眠,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 随后,诗人将思绪转向了东鲁,想到家中春天的种种农事,自己却在江湖漂泊,已不知道田地是谁来耕种。这时,他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对离别已将近三年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 尤其是对儿女的深情关注,更是令人感动。诗人想象着他的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又想到他们失去了母亲许氏,不由得焦虑不安,“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思念之情,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整首诗充满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儿女的无限怀念之情,感人至深。 本诗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就是充满了奇警华赡的想象。如“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此外还有“龟山北面田园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追思不舍;“手折花朵倚门闲,眼看儿女成一般”,则表现了诗人对儿女的深爱,以及离别之苦。 总之,这首《子夜吴歌·春歌》以充满情感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色和诗人的怀乡之情,再通过诗人的深情描写儿女,表现了其深深的家国情怀,是一首真挚感人的诗篇。


诗文: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