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首佚名诗人所作的诗篇,《系乐府》十二首之九,写于盛唐时期天宝十年。这首诗通过托古讽今的手法,揭露了当时朝廷的失政、农民的苦难和不满情绪,反映了社会的现状和问题。虽然这首诗是咏叹前朝,但仍然对时政弊端有着深刻的揭露和启示作用。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农民因灾难频繁、生活艰苦而要向君主申诉的场景,控诉朝廷对民生问题缺乏关注和解决方案,言辞直白、感情真挚。这种对时政的批评和抨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同时,这首诗还使用了托古讽今的手法。作者引用了古代的“庄周梦蝶”、汉武帝“问长恨歌事”等典故来比喻当时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的疾苦,呼应了“封建王朝往往会重复历史的错误,唯有不断更新改良才能保持稳定”的深刻教训。
总的来说,这首《系乐府》批判时弊、寄托民意,借古讽今,使读者在欣赏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并呼吁时政改革和民生改善。
诗文: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