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其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唐穆宗长庆年间。据了解,作者佚名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这首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春。
在这个时期,当时的朝廷上爆发了激烈的党争,使得白居易感到沉重的政治压力。因此,他选择了自求出守杭州来逃避这些纷争。而这首诗所表达的依依惜别情,则恰恰因为他在杭州住期将满,即将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而产生。可以看出,白居易对杭州和西湖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敏锐。他以最优美的词语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表达出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相互交融,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感,更是一篇文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