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少侯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讲述了李商隐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富平少侯”,然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作者所设想的一个虚构形象。通过剖析诗题和首尾两联,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虚构形象其实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隐晦嘲讽。 此诗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唐朝敬宗。敬宗年幼继位,好奢侈、好猎奇、好纂雕,追求享乐、娱乐,无心国家大事。因此,徐逢源根据历史记载推测,这首诗实际上是在借喻敬宗的放荡行为,意在讽刺他的无能和蒙昧。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敬宗每次视朝都会主动称自己为“富平少侯家人”,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讽刺他虚伪的言行。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敬宗的习性和行为密切相关,说明了李商隐巧妙地运用虚构和比喻手法,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成功地避开了敏感话题的限制。


诗文: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相关标签:咏史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