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囚歌献武后》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狱中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蝉声来逗起客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折磨的不满。
诗的起始两句采用对偶句法,通过蝉声来打破读者的平静,引起读者的注意。接下来,诗人点出自己在狱中的苦闷和对家园的怀念,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将物我联系起来。诗人曾经多次上书对当时的执政者武则天进行讽谏,却遭到了下狱的报复。此时的诗人已经年老色衰,面对秋蝉的高唱,不禁感慨自身的无奈和过往岁月的匆匆。他甚至将自己与秋蝉进行比较,将自己的颓废与秋蝉的欢唱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失落。
在诗的结构上,诗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整首诗贯穿于蝉的形象之中。比如,接下来的五六两句中,诗人纯用“比”体,将自己与蝉进行了对比。这种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感觉与现实的形象相结合,既使诗歌更具形象化,也更加生动。
最后,诗人将故事跟《白头吟》联系在一起,展现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含蓄而婉转,道出了骆宾王对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首诗作从意境到结构都是唐代诗歌的典范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