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七盘岭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沈佺期是唐朝末年著名诗人,他的辞章清新高逸,风格别致独特,被誉为“小山杨、宋之问、庾信之后”。然而,他却因为趋附张易之而遭流放。在被流放至驩州的途中,他创作了《夜宿七盘岭》,这首诗充满了孤寂和凄凉感。在诗中,沈佺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愁绪。 据文献记载,《夜宿七盘岭》的创作时间是在沈佺期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而据诗末句“褒城闻曙鸡”,可以推断出诗人已经离开了关中,向着蜀地进发。因此,可以推测出这首诗是沈佺期此次进蜀之初所作。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沈佺期被贬谪至偏远的驩州,这次入蜀之行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种身处险地、四面楚歌的境遇,落魄失意的心境自然也就融入到了对于夜色、自然的描绘之中。 《夜宿七盘岭》是一首笔墨淋漓,情感真挚的抒情诗。诗人在写作中,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愁绪,展现出孤单、寂寞、无助等情绪。同时,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都得以体现。萦绕在一起的夜色、子规的啼声、拂晓的残月和公鸡的报晓等自然元素也足以令人琢磨其中的哲理与悟性。


诗文: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相关标签: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