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的鉴赏

鉴赏
此篇鉴赏分析的是一首古诗,共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其中最大问题在于“游子”与“良人”是同一人还是不同的人,以及主人公“我”是男是女,以及这首诗是否怨诗。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即“游子”与“良人”是否同一人,佚名的诗几乎没有明确的表述,因此历代论者对此看法不一。但从文学语境和时代背景来看,“游子”和“良人”应当是同一个人,因为这两个词在古代多有互换使用的情况。 接着,关于主人公“我”是男是女的问题,可以从诗中的抒情口吻和情感体验来判断。通过全诗的描写,能够看出这位“我”的感情是非常深沉的,有着强烈的离愁别绪,因此推断这位主人公应该是女性。 最后,对于这首诗是否是怨诗的问题,其实很难肯定。虽然“游子无寒衣”句表现出主人公对“游子”有同情之心,但是下文对良人又似乎怨其不归,这点就难以解释。因此,一些学者认为这首诗只能把“游子”看成虚笔,认为主人公的情感更多地是“感伤”而非“怨”。 综合来看,佚名的这首古诗在构思上十分精巧,用支、微韵通押的手法使整个诗章既朴实自然又富有韵味,描写了主人公深沉的离愁别绪,让读者感到悲凉而又温馨。这样的表达方式符合当代文学的审美趋势,因而被收录在《古诗十九首》之中,成为经典之作。


诗文: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相关标签: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