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是佚名,创作于公元1187年(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的冬天。当时,姜夔在湖州和苏州之间往返,经过吴松(今江苏吴江),便萌生了写词的灵感。
姜夔是一位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书法家,他的词作代表了南宋晚期的词风,以清丽凄婉、含蓄典雅、意境深邃著称。而这首词正是他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北方寒冬季节的自然景色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尤其有趣的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还与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有关。姜夔平时最心仪于陆龟蒙的隐逸诗作,而陆龟蒙生前隐居之地正是吴松。因此,在经过吴松的路上,姜夔不仅受到了北方鸟雁、太湖和孤峰的启发,也感悟到了隐逸求道者的精神和情感。这也为词作增添了一份深邃的文化内涵。
因此,可以说,这首词不仅是姜夔个人疏离思乡之情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寻根之旅。它揭示出姜夔对南宋时期词坛的影响和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敏锐感悟和深刻领悟。